这本《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其实早就有所耳闻。作者张彤禾原本籍籍无名,倒是他的丈夫,也就是那个写下纪实中国三部曲的何伟(彼得·海斯勒),因为《寻路中国》,因为《江城》,近几年频频登上国内各大年度书单的排行榜,早已为我们所熟知了。这本书于2013年3月在大陆正式出版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而促使我买下的,是近期《都市快报》的“阅读周刊”对这本书的专题介绍和对作者张彤禾的专访,于是趁着五一前京东书城搞满400减150的活动,拿下。
打开这本书,照例先从前言后语翻起,大致了解全书的内容,再决定是暂时封存在书架上还是立即放入随身的手提包。附录有一篇“对话张彤禾”的文字,作者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为什么要开始写作以打工女孩为主角的现代中国之东莞,原来作者和这些女孩一样,都是流浪在外的异乡者,“人轻易就会消失不见”,而“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别人失去联系”。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决定开读。
翻开这本纪实文学,语言很平实,没有太多花哨的文学描述,但是对文中提到的几个打工女孩的遭遇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里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这就是现代中国经济腾飞最简单的开始,于是一群群在内陆省份的农村老家无事可做的少男少女,离乡背井,涌入沿海,涌向工厂,成为流动人口,成为打工妹。这些“敏”、这些“春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虽然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他们,但是对他们的存在,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忽视、漠视,甚至是无视的。而作为一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驻华记者,在大多数国外媒体和记者选择报道血汗工厂的恶劣环境时,作为美籍华裔的张彤禾,选择了跟这些跟她一样背井离乡的打工者交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写下他们的欢喜忧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这个巨大的世界工厂,在高速增长的GDP之外,背后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故事。
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虽然这辈子从没去过广东,去过东莞,但这些故事并不遥远。我们或多或少都拥有过一双“made in china”的耐克运动鞋,都喝过雀巢的速溶咖啡,要知道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鞋子都是广东的工厂里制造的,东莞也是雀巢咖啡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从这个意义上讲,东莞其实离我们很近,这些打工女孩,也离我们很近。也许我们穿着的,就是他(她)们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鞋子。
但这本书,更多的是呈现这些打工女孩的日常言行,她们的所思所想,她们的奋斗和追求。我们在平常看到这些穿着工厂制服的打工女孩,可能会无视她们的存在,但是在这本由美国人所写的书里,她们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名字,有朋友,有故乡。这些在异乡打工的女孩,有些不甘心在流水线重复简单的劳动,通过晚上下班后去上“白领培训班”使自己脱胎换骨,学习待人接物,学习迎来送往,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之中得到晋升和更多的机会;有些满足于一时的虚荣和安逸的生活,滑向遍地开花的夜总会和“歌厅”,成为“性都”东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不满足于家庭对婚姻的包办,在婚介所和相亲活动中寻找自己的真爱;有些努力学习英语,向往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些打工妹身上,我们看到梦想,也看到坠落;看到追求,也看到沉沦。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是自己。想起十年前的自己,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背诵《羊皮卷》的励志语录,报名进修,考取公务员,换单位,不断提升自己去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赢得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可以说,这些打工女孩所经历的,也正是我们自己所经历的,难怪很多读者读了这本书后,会在这些打工女孩的身上找到共鸣。
这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描写女孩们在东莞打拼的内容;第二部分,随着春节的临近,作者将镜头拉回农村,这些女孩出来的那个地方。作者应其中一个女孩“敏”的邀请,一起跟她挤长途列车回农村老家过年,在农村观察传统中国的一举一动,看这些打工妹如何处理和男友的关系,看她们如何尝试着用在城市生活的新视点改造农村的现状:买饮水机,建室内浴室,享受城市文明带来的便利。而这,也正是这些女孩外出打工的意义所在:发现更理想的生活,并试着改变自己的现实处境。在千里迢迢赶回老家过完一个团圆的新年后,这些打工者呼朋引伴,又开始离家奔向不可知的未来,就像这一章的结尾里,敏所说的一句话:“家里是好……但只能待几天。”
读完全书,对这些打工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中选的两个主人公,敏和春明,其实非常具有代表性。如果不出来打工,她们可能在老家附近随便找个人嫁掉,一辈子不会有更多的精彩。但是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们勇敢地迈出了人生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进入工厂,上培训班,频繁跳槽,坐进办公室,自己办公司,从而实现更好的生活。在东莞,在沿海,每个人都是奋斗者。而这,不正是现代中国的故事,不就是一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吗?
突然很想联络十年前家里装修时请的油漆工小刘,当年身材矮小的他离开家乡,在台州靠做油漆谋生,养家糊口,给我家装修时手下已经有一支两三个人的队伍。十年过后,现在的他怎么样了?还在外面打拼还是已经当上小老板了呢?可惜找遍了通讯录,都找不到十年前的联系方式。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就是和一个人失去联系啊!
( 2013年5月14日晚阅毕)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