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过得很快,一眨眼已经进入七月份了,抽空整理一下这上半年的书单,我怕到年底再整理的话,这书单会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
去年年终,盘点一年的购书单和读过的好书时,曾经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2013年争取阅读50本好书。半年过去了,计划执行的如何呢?翻出每晚记录的读书笔记,从年初到现在,已经记了三本半的读书笔记,给整理书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月1日:阅读《小说界》(201206)之《水晶时间》,作者李榕;阅读《明日风尚》2010/10之《徐龙森:自在天地的阅读者》;《中年爱之消逝——专访朱天心和她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开始阅读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版,代购自台湾诚品书店,1月16日阅毕,1月17日整理阅读笔记。
1月2日:阅读《小说界》(201206)之《回乡》,作者是莫言的山东高密老乡连谏;在台州图书馆翻阅蔡康永的《爱情短信》。
1月3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回。
1月6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上半部分;阅读《城市画报》总第280期:《布鲁姆的耶鲁公开课》、《如何读、为什么读》及译者黄灿然专访。
1月7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下半部分。
1月9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二回;阅读都市快报的阅读周刊NO.019之《陈丹青: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力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1月10日:开始阅读野夫的《乡关何处》(1月14日阅毕)
1月12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三回;阅读《明日风尚》(2012/09)之《丰子恺的礼物——但送你有情人间》,介绍了丰子恺的一生和他的绘画成就。
1月13日:今日购书单(千禧书店关门前日,折后再打七八折,实付87元)
1、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下册)》:郑振铎著
2、 《张志和临写集》:张志和著
3、 《缘缘堂》:丰子恺著
4、 《给大象拔刺》:沈石溪著
5、 《可怕的科学》(购于台州图书大厦)
1月14日:阅读柴静的博文《杂种冯唐》
1月15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1月17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阅读都市快报的阅读周刊NO.020之《王寅:我有很多层精神上的皮》(王寅的《摄手记》曾被评为2012年度新浪十大好书,之前对这个作者一无所知)。
意外发现一座金矿,张大春在电台的录音《这就是民国》系列讲座,从此近半年来一直陪伴在耳边。
开始阅读《1942:饥饿中国》(1月24日阅毕全书)
1月18日:今日购书单(千禧书店疯狂打折,折后再打七八折,7本书折后只付了90元)
1、《唐·欧阳询千字文》
2、《明·文征明草书千字文卷》
3、《红楼梦之谜——刘世德学术演讲录》
4、《书画家印款字典》
5、《俞平伯年谱》:孙玉蓉编纂(1月19日开始阅读,)
6、《沈从文年谱》:吴世勇编()
7、《篆刻入门》(孔云白著)
1月19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1月20日:阅读《影像辛亥上·晚清社会》(闵杰编著,当天阅毕,记录4页的读书笔记)
1月21日:下载一本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未删节版PDF资料),阅读序和前言《探寻邓小平》。
1月22日:阅读《南方周末》2013年1月17日写作版《守护与送别: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之一,陈丹青著》
1月23日:阅读一篇网文:《竖子一枚,而已》(李承鹏著),文中有一句话:“写作从不是一件训教的事情,它只是用文明的方式寻找同类,发出信号,让彼此不再孤寂。要包容,但不可圆滑;要让渡,但不可失去原则。”
1月23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1月24日:今日购书单(大楼新华书店,29元)
1、《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李承鹏著)
开始阅读李承鹏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读了一半,放弃了)
1月26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1月27日:阅读《中国收藏》(2012/10)之《只把红楼当锦府》。这篇文章介绍了位于南京的江宁织造府和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关系,更点明云锦与贾家的密切关系。这篇文章直接促成了我春节出游选择了南京,目的地之一就是江宁织造博物馆。
1月28日:阅读《红楼梦》第七十八回;阅读《红楼六家谈》之《几位大丫头的人物评析:鸳鸯、平儿、袭人、晴雯、紫鹃、司棋》(周思源著);在IPAD上阅读读库出品的《老课本编辑报告》,很多读者读了这篇文字后感叹:“不用买6万一平米的学区房了”,“看了这套书之后突然有了生儿育女的愿望,想生个孩子来配合这套书”。这篇文字也直接促成了我购买由读库出品的全套《共和国教科书》。
1月29日:今日购书单:收到今年订阅的2013年《读库》第一个包裹,包含读库1300,读库1301,NOTEBOOK(小生灵),护生画集卡片一套。
阅读《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阅读《读库1300》之《我最讨厌种族主义者和黑人》(张立宪2012年5月8日在杭州网易研发中心报告厅的演讲实录,那次正好我也在座);阅读《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有关封面人物柴静的专题报道。
1月30日:今日购书单(临海席殊书屋,30元)
1、《读库1206》
阅读新入手的《读库1206》之《四平方》,摄影报道:欧阳星凯。摄影师利用一年多的时间,用镜头记录长沙市人民路一套普通的公寓楼,来自湖南各个地方的打工者蜗居在这隔成无数4平方米的出租房内,追寻自己的人生和梦想的故事。经常被读库的选题击中,这些其实是可以留给后世的一部中国当代影像历史,百年后价值更甚。
亲子共读《老课本编辑报告》,看着这些100年前民国初年的泛黄的老课本,如何在读库团队精心修复下,呈现出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知识的尊严,翻看这些繁体字的教科书,配合那些精美的插图,感受民国的风物,语言的质朴。
1月31日:一月的最后一天,
2月1日:阅读《南方周末》2013.1.31P24往事版之《许良英:追求科学民主自由的一生》。细读之下,才知道这位从浙江临海走出去的老乡,曾经是《爱因斯坦文集》的主要编译者,因为历史的原因,居然不为我所知。1月28日许老逝世后,他的弟子写下这篇悼念的文字,《纽约时报》还发了一个专版的纪念文章。
2月2日:阅读《南方周末》2013.1.31D25写作版之《守护与送别: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之二》(陈丹青著)。这篇作于2011年12月底至2012年2月5日的追忆文章,记叙了木心先生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陈丹青陪伴在侧,他的所思所见。
今日购书单:(购于千禧书店,折后特价80元)
1、 《中国当代散文精粹类编(上下两册)》
2、 《中国现代散文精粹类编(上下两册)》
3、 《王国维年谱长编》
4、 《文津演讲录之五》(任继愈主编)
陪伴了十个月(2012年4月1日——2013年2月2日)的蒋勋细品红楼梦的八十回音频资料,终于全部听完了。这十个月,跟着蒋勋老师,一边听音频讲座,一边细细读原文,真正进入红楼梦的美学世界,不用纠结考据派,不用纠结索隐派,只是用耳朵,用眼睛,用心去感受红楼梦的博大精深,看到人性的善恶美丑,看到高贵和卑贱,不再用简单的好和坏来区分这贾府上上下下三百来号有名有姓或者默默无闻的人,红楼梦真是一部鸿篇巨著,值得一次又一次细细品读。
2月3日:在台州书城蹭书一本,王寅的《摄手记》,坐在台阶上阅毕。作者是诗人,也是南方周末的文字记者,却利用在全世界各地行走的时间,随走随摄,出了这么一本精致可爱的图文书。摘录:“每一张照片都是摄影师的自拍像。我拍下它,并唯独在众多的照片中选中了它,也许恰好拍到了某个深藏不露的,连我自己也不自知的隐秘时刻。也许这个男人是我在他乡的某个分身,无所事事,失魂落魄,茫然无助。”
2月4日:整理《我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读书笔记(上)》,整理从四十四回到七十回的阅读感受,差不多8000余字。
2月5日:整理《我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读书笔记(下)》,整理从七十一回到八十回的阅读感受,差不多7000余字。
2月6日:出水痘,在家隔离,开始阅读西班牙长篇小说《时间的针脚》。这本2011年据说风靡西班牙的畅销小说,包含了谍战、冒险、爱情等所有的小说元素,每一章都有惊喜,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刚开始读就欲罢不能,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倾情推荐的好小说。(2013年2月10日阅毕,感谢水痘带来的静养时光)
阅读胡适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联系前段时间在读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觉得非常适合直接拿过来作为这本书的书评。书中提到“拿笔杆的穷书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有权有势的人,而且这种人的权势和影响力更大,更应该懂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道理”。
2月11日:今日购书单(南京先锋书店总店,实付177元)
1、《图说中国古代科举》
2、《忆往谈旧录》(梁漱溟著)
3、《吞吐大荒——徐悲鸿寻踪》(傅宁军著)
4、《经历》(邹韬奋著)
5、《王寅诗选》(王寅著)
6、《劫中得书记》(郑振铎著)
7、《朱自清全集》(精装版第二卷)
8、《朱自清全集》(精装版第四卷)
9、《魔戒之魔戒现身》(J.R.R托尔金著,朱学桓译)
10、《绿杨深巷——带一本书去扬州》
11、《总统府解说词》(购于南京总统府书店)
2月12日:阅读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别册《记忆》
2月13日:今日购书单(扬州)
1、《个园的眼睛——扬州园林文化丛书》
2、《扬州八怪》(购于扬州八怪纪念馆)
3、《扬州画舫录——中华经典随笔》(购于扬州平山堂)
2月16日:起草《在南京寻访先锋书店》的博文。
2月17日:开始听蒋勋先生的“生活美学”系列讲座;阅读梁漱溟的《忆往谈旧录》之《访问延安》。作者当年一直致力于乡村建设。这篇文章记叙了抗战爆发之后,作者前往延安,做两件事:“对中国共产党作一考察”、“有意见要交换”。通过三个星期在延安的深入调查,接触中共高层,有过多次促膝谈心的机会,了解到当时的共产 党 人,包括毛等领袖对革命、对中国未来前途走向的思考。
2月18日:今日购书单(读库官网订购,折后58元)
1、《故乡与童年》(精装版)
阅读《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一期之《傅高义与他的邓小平时代——重新认识邓小平》。1、《邓小平时代:开放的国家与开放的社会》(主笔朱伟);2、《邓小平时代》导言——这个人和他的使命。这些文章,剖析了邓小平的成长经历,有过留学国外的经验,一直在权力中心工作、学习,得以有深入的思考,开放的大局观。这些对邓小平几经浮沉后重新站在权力的中心,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伟人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自信、开放、包容、大局眼光,使邓小平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当机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能够迅速把握,作出准确的判断,真是不简单。读过这几篇短小的文章,已经对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有了浓厚的兴趣,准备近期入手一本。
(未完待续)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