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添添成长日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6

晓剑书情之我的2013年私人阅读书单(3月版)

$
0
0

 

原本想整理半年度的私人阅读书单,但是发现自从有了每晚手写的阅读笔记的帮助,整理书单的工作越来越长,1-2月单独整理出来之后,准备3-4月也合着整理,但是输入电脑才发现,光3月份的阅读书单就有12页了,还是单独按照一个月先发吧!

 

31:今日获赠书单,价值268.5

1、《邓小平时代》,[]傅高义著

2、《论中国》,[]亨利·基辛格著

3、《旧制度与大革命》,[法国]托克维尔著

4、《中国文脉》,余秋雨著

5、《微语者》,胡坚著

32:听完蒋勋老师讲解台北故宫限展国宝专题系列讲座,已形成专题听课笔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ae89e0102dzs0.html

33:今日购书单

1、《长篇小说选刊》

2、阅读董桥先生的《英华沉浮录》(二),有一篇《但愿千家万户都养花》的文章,其中有一句深得我心:

“我一向相信一座城市花草树木的多少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盛衰。缤缤纷纷的,这城里的人一定温饱安逸;无花无树的地方可能很富有,心灵却是饿的”。近期受蒋勋老师“生活美学”系列讲座的影响,开始在阳台播撒一片春意。花鸟市场购一盆海棠花。

3阅读俞平伯的外送韦柰写的《旧时月色》。这本书,从俞平伯身边人的角度,写俞平伯一生的师友,如对俞平伯研究《红楼梦》起到关键作用的傅斯年和顾颉刚的追忆,亦师亦友的胡适和周作人,挚友朱自清,弟子华粹深和吴小如等人的往事回忆,读来对俞平伯有了更加立体的感知。

34:今日购书单:

1、《霍比特人》,J.R.R.托尔金著

2、《宋徽宗书法全集》

35:今日获赠书单:

1、《台州乡土树种识别与应用》

2、《仙居志》

3、阅读《读库(200606)》之《国宝南迁记》。最近一直在听蒋勋说台北故宫限展国宝专题讲座,整理听课笔记的时候,想起读库某一期有一篇介绍,当年这批国宝是如何辗转从北京的故宫转运到台湾的。借助读库的目录,很方便地查到想要的文章。作者那志良,正是当年负责解运这批国宝南迁的亲历者。开篇有一句:“国亡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将永无法补救”。全文分四个部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的文物装箱时期,到一路从长沙到贵阳到安顺到四川巴县石油沟的疏散后方时期,再到抗战胜利后集中转运到南京的时期,再到国共内战后一路颠沛流离到台湾的外双溪建立国立故宫博物院存放。这些国宝,共计古物馆2631箱,图书馆1415箱,文献馆3773箱,秘书处5672箱,一路遭遇到交通运输的不便,日本飞机的轰炸,沿途翻车的危险,长江水位的威胁,还有白蚁臭虫的侵扰,这一路近百万件文物,历时15年,长达数万公里的南迁历程,步步惊心。作者那志良后来出版了一本《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真是不简单。

37:开始阅读基辛格写的《论中国》一书。这本厚达617页的精装版图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的前国务卿,这几十年到过中国50余次,跟中国的四代领导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江泽民到胡锦涛都有密切的接触,因此这本书应该值得一读。

38:开始听蒋勋“美的沉思”系列讲座之《美的觉醒》。这个专题从人体的感官入手,谈听觉,谈味觉,谈嗅觉,谈触觉,谈视觉,再一次提醒我们,这些感受美的感官其实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39:今日所获书单:

1、《黄岩志》中华书局20029月一版一印,印量仅5000册,找了好久,终于在一个即将离任的领导办公室获得此书。

2、开始阅读《一天》。这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看过两遍了,因此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陌生。但小说永远都比电影更细腻,更生动。一天之中,沉浸在小说营造的氛围和世界里,看主人公爱玛和德克斯的友谊,历经沉浮,真是感人。“我曾经很爱你,但是,我开始不喜欢你了”。原来,有一种感情比爱情更深刻,谁说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同时,书里写到的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也令人动容。

311:今日购书单(原价469元,京东书城折后满300100,实付205元,相当于四三折左右,便宜):

1、《读书》(2013/03

2、《护生画集》,全套共七册,读库修复版

3、《汉品01:古建筑七面体》

继续听蒋勋说“美的沉思”之《美的觉醒》篇。一天之中,行住坐卧,看花、拖地、洗碗、散步,都可以听讲座:早上,漫步在市政府北边的小树林,欣赏盛开的玉兰花;中午,漫步在市政府西边的小树林,欣赏初春的桃花;晚上,讲月季花搬到阳台外,承受天地日夜之精华。每天在触觉、视觉、听觉、嗅觉中,感受大自然无所不在的美丽,真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继续阅读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之第一章:中国的独特性。作为一个老外,作者在第一章借助郑和、孔子和孙子等几个代表人物,倒是把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独特性分析得很到位。“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须创建的既有国家”,历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后,一再在各种危机中重建,延续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和航海技术,却对征服海洋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宣扬天朝的国威;拥有孔夫子完善的儒家伦理体系,却对教化四夷也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在有异族入侵的时候,慢慢同化,成为其一部分,最终又生成一个更强大、疆域更广阔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也不用于攻城拔寨,而是打心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都是传统中国的独特性,作者凭借多年跟中国打交道的经验,非常了解这个古老的国家。

312:今日购书单(原价310.8元,京东书城折后满10020,再满20050,实付153.30元,相当于四九折)

1、《故宫日历》(2013版)

2、《魔戒2·双塔奇谋》J.R.R.托尔金著

3、《九歌·诸神复活》蒋勋著

4、《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金雁著

5、《木心文学回忆录》(上下册)

今天,是台州市主要领导换人的一天。官场如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台,几年前,在同一个中厅,送别过蔡奇,送别过张鸿铭,现在由吴蔚荣送别陈铁雄,将来,会是这个新来的张兵送别吴蔚荣吗?早上在市民广场散步的时候,听蒋勋说美的沉思,不时停下来,欣赏桃花的盛开,聆听枝头鸟儿的鸣叫。蒋勋一再提醒我们,庄子《逍遥游》中振翅高飞的大鹏鸟,和地上两只小鸟的快乐,各不相同,又自得其乐。也提到野人献曝的故事中,到底是坐拥天下的皇帝更快乐,还是城门外刚晒到太阳的老乞丐更快乐?人生的追求无止境,选择属于自己的快乐,真的很重要。

312:阅读《读书》2013第三期品书录之《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郭宏安。这是一本关于法国小说《纸老虎》的书评,是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先生以法国“五月风暴”为主题的小说,作者将之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相比较。读了书评后,又让人产生阅读《纸老虎》的冲动。

313:今日购书单

1、《共和国教科书》(初小部分共六册)

2、《共和国教科书》(高小部分共五册)

3、《新国文教授法》(初小部分共三册,高小部分共三册

这套读库的老课本系列丛书,一共17本,其中线装本11册,教授法6册,原价618元,一直没舍得下手,这次趁着当当搞全场五折的活动,折后309元收入囊中。读库出品,一分价钱一分货,线装本真是太完美了。

阅读《护生画集》第一集,丰子恺画,弘一法师书。摘录几段:

三〇:.松间的音乐队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湾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四二: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苏轼诗句)

四六:改过自新,若衣拭尘,一念慈心,天下归仁

四七:冬日的同乐

昔日互残杀,而今共爱亲;

何分物与我,大地一家春。

五〇:杨枝浄水

杨枝浄水,一滴清凉;远离众苦,归命觉王。

续读《护生画集》第二集。开篇,是夏丐尊所作的序,言“与第一集其相距十年,子恺作风渐近自然,和尚亦人书俱老“。果然。第一集中,太多触目惊心不忍猝读者,续集则一扫凄惨罪过之场面,所表现者,皆万物自得之趣与彼我之感应同情,开卷诗趣盎然。云云。期待来日展卷再读。

313:听完蒋勋老师美的沉思系列讲座之“美的觉醒“。”童年有文学的孩子,生命会比较丰富“。这就是听这个系列讲座最大的收获。

314:读道德经第五十三章,在黄元吉真人的注释里读到一句话:

“有恒为作圣之基,虚心实载器之道“

觉得挺好,这前半句还是曾国藩的座右铭,改天请书法家写个条幅,挂在书房时刻提醒自己。

读《汉品01:古建筑七面体》之《漫吃普洱论佳器》,文中提到建盏的特点:兔毫、鹧鸪斑,口大、足小、底深。宋徽宗曾说:盏以青为贵,兔毫为上。一盏玄青,可观茶百戏,可看水丹青,细密的兔毫网布于盏身,在阳光下,盛满了茶汤的兔毫盏,油滴盏,盏底会现出瑰亮的光斑,且随光线角度的变换,泛出或蓝、或紫、或褐色的光斑。写得真妙。这篇文章,也首次勾起我对茶器的兴趣。发现《汉品》杂志真是不错,精致,大气,受益多多。准备入手《说园》这另外一期。

315:今日购书单(新华书店网购)

《魔戒3:王者再临》[]J.R.R.托尔金著,艾伦·李插图,朱学桓翻译

今日获赠书单(温岭新河)

《民间淡去的记忆》李小咸著

315:阅读《汉品01》之《江南寻布影》。这篇文章的作者白略和摄影记者向原,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在清松江府(现上海周边)寻访即将消失和失传的江南手织布,那些传统的精美手工艺品,在商品经济快节奏的大潮冲击下,已经濒临灭绝了。作者进村入户,寻访这些最后的记忆,并拍下大量的照片,让后人能够记住,他们的祖先,靠着一双巧手,一台织布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能够织造出多么精美的手工艺品。向这些在民间的尚未失传的传统手工艺者致敬。

317:睡前和儿子一起亲子共读《共和国教科书》,从《新国文》的第一课,最简单的一个“人”字开始。特意配合《教授法》一起阅读,别看画面很简单,只有男女老幼大小等共7个人,但是教授法用了足足四页纸来引导老师如何教授刚进校学习的新生,从教具,到提问,到讲解,到一问一答,到课堂秩序的维护和注意事项等,事无巨细,娓娓道来,令人大开眼界。感受这100年前的老课本,经过读库团队的精心修复后,如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来。

318:继续亲子共读《共和国教科书》,第二课:手、足。经过前一个晚上的细读,儿子对这样的上课形式很感兴趣,晚上一直催我先备课。等练完钢琴,写完大字,坐到床上已经快9点了。这一课,手和足也只有两个汉字,但在教授法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讲授手和足的位置,作用,组词,问答,也讲了差不多20分钟。添添听得津津有味,对有些文言的问答形式还不是很熟练,要慢慢引导多次,才能对答。在想一个问题,啥时搞一个这样的兴趣班,专门以共和国教科书为底本,在教授法的引导下,慢慢讲最基本的内容,应该也是挺有意义的事情吧。

319:中午在单位楼下的停车场,阅毕大卫·尼克斯的《一天》。抬起头,入眼是广场上开得正盛的樱花和桃花。三月的春天,真是美不胜收,可惜iphone记录不下这肉眼所能见到的姹紫嫣红的春天,就像电影永远拍不出小说的那份细腻。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看过两遍,所以阅读原著的时候,情节早已了若指掌,如两人的一步步走近,又分开,又再度结合;如女主人公爱玛·莫利的意外车祸;如失去恋人后德克斯特的无助,在电影里刻画得都不错,但是小说的语言更为细腻。阅读完毕,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要珍惜眼前人,早上出门还互道再见,还在电话留言中为刚刚争吵过的琐事道歉的两个人,一转眼可能就是永别,留下另一半活在无尽的哀悼和怀念中。作者的情节安排得也很好,爱玛逝世后,全文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写一周年,两周年,三周年,和回忆中两人的初次见面穿插起来,意味隽永,小说的悲伤气氛也就不会那么浓烈了。一本值得回味的好书。

继续阅读基辛格的《论中国》之第二章:扣头问题和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一直以天朝自居,看不起英国这些蛮夷化外之邦,还想着用传统的治夷手段,抚化、同化,最后消化外来者。可惜,当时的世界已经是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西方列强追求的目标是掠夺中国,攫取经济利益,而不是归化中国文化。这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围攻下,最终土崩瓦解,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帝国,再也不能以天朝沾沾自喜地自居了。可能对形势的判断,开放与否,决定了整个帝国的下坡路完全不可避免。

320:开始阅读《沈从文年谱》,此后每天阅读几个章节,慢慢进入沈从文丰满的一生。

在新华书店翻书,发现蒋勋老师新出的一本书《此时众生》很不错,一年时间,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1000余字的短文,谈各种问题,有兴趣入手。又翻到一本西泠印社出版的赵孟頫的《松雪斋集》,诗文读着都挺有感触,赵孟頫的书法一直挺喜欢的,这诗文集也准备入手。

321:春分时节,正好是玄鸟归,春雷始动的季节。市民广场,樱花和桃花争艳。阅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的博客,发现一篇介绍春分和燕子的文章,正好儿子三年级第一课有燕子的课程,于是将图片下载到手机,设置为桌面,回家在ipad上下载了《三联生活节气》的春分专刊,利用晚上睡前的亲子共读时光,和儿子一起阅读这么精美的文字和图片,燕子由廿,口,北,和四点底组成,原来老祖宗造字都有含义的,古老的节气还能与当下紧密结合,春分日,正好雷声大作,电闪雷鸣。

322:今日购书单(台州图书大厦和台州书城网上订购)

1、《此时众生》,蒋勋著

2<</SPAN>松雪斋集》,赵孟頫著

开始阅读蒋勋的《此时众生》,418日阅毕,读后已形成专篇读书笔记,链接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ae89e0102e0pg.html并发表在2013526日的《台州晚报》“新阅读”周刊。

326:听蒋勋老师说故宫限展国宝专题讲座,提到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之美,晚上回到家,翻出前段时间买的《宋徽宗书法全集》,找出蒋勋讲座中提到的那些原文,睡前和儿子一起一一品赏。

题《腊梅山禽图》: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秾芳诗卷》:

"秾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题《文会图》:

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

名士坐新知入毂,画图尤喜见文雄。

草书团扇:

“掠水燕翎寒自转,坠泥花木湿相重。”

327:听蒋勋老师说故宫限展国宝专题讲座,提到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的书法,晚上回家翻出日本二玄社出的《故宫法书选》,睡前和儿子一起欣赏米芾的《蜀素帖》,包括卷首董其昌的题跋和卷末此卷的由来,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句诗,书法好,意境更佳。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惹惹听诵歌。”

晚上翻《都市快报》,读到一则书事:南非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的新作《耶稣的童年》,今天与英国同步上架。这本书在去年年底被美国文化生活指南网站评为2013年最受期待的图书,用的推荐语是:“请务必推掉明年4月下旬的一切计划,这本书足以让你无法自拔”。现在,中文精装版通过中国亚马逊跟英国同步上架,提前一个月跟中国读者见面,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了。列入购书计划中。

328:这段时间一直在重听蒋勋说故宫限展国宝专题讲座,听到蒋勋解读的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卷”,晚上睡前和儿子聊了聊这背后的故事,又翻出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翻到“宋代书法·意境与个性”,重新回味这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

329:继续听蒋勋讲元代的绘画,赵孟頫开创的文人画风格,用逸笔草草写胸中意气,一概北宋以来山水画的格局,不再用轴画大山,转而用长卷来描绘水的全貌。此后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卷》,那些渔樵隐士才是江山的主人,历史的兴亡在大山大水之前都显得渺小了。回头再读《汉字书法之美》之元明书法与文人画。谈到赵孟頫开创的集诗书画大成的文人画,“书画同源”的界定者,同时形式美学发展到极致,准确,完美。到元末的杨维桢进行改革创新,打开了书法美学另一条纵情表现的道路——表现主义书法的道路。再到徐渭以画入书法,《春雨诗卷》是其代表作。

南方周末评选2012年度图书

虚构类:李佩甫的《生命册》,作家出版社

        李永平的《大河尽头》,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海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的《安魂》,作家出版社

        叶广苓的《状元媒》,十月文艺出版社

非虚构类:金雁的《倒转红轮》,北大出版社

        王汎森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和政治中的生命个体》

野夫的《乡关何处》,中信出版社

高峰枫的《古典的回声》,浙江大学出版社

王炎的《社会思想的视角》,浙江大学出版社

    330:今天去“心海文化集团”参加“春天送你一首诗”朗诵会,得到一次美的享受。

朗诵会设在心海文化长廊,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期间点缀着三月的红桃绿柳,别有意味。朗诵会的节目安排也很丰富,开场是久闻大名的赵灵丽老师表演昆曲《游园惊梦》的一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音乐穿桥渡水而来,一下子把人带到诗意的春天的后花园中。朗诵篇目的选择,也大多耳熟能详,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泰戈尔的“你一定要走吗?”,戴望舒的“我的恋人”,舒婷的“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等名篇,也有本土诗歌散文名家创作的诗歌散文,如柯健君的新作“你的眼睛”,江一郎的“老了”,李萦枝的“春天,遇见名叫肖邦的人”,徐怀生的“紫燕山上说起韩雨文”,谢倩倩的“留白上的沉默”等,令人耳目一新。在朗诵形式上,既有台州著名节目主持人小雅,莫可,童心,胡燕,陈军等人的倾情朗诵,也有新台州人勾长吉充满激情的演绎《梦游天姥吟留别》,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回一千年前的大唐盛世。朗诵会的尾声,还有俞叶萍老师和陈爱菊老师演出的越剧《十八相送》,从声音开始,又终结于声音。当两位艺术家从舞台绕过九曲桥回到观众席中,一时不知今夕何夕。

3月31日:在台州市图书馆借阅一本胡兰成的《闲愁万种》,阅读其中一篇《书论》,可以作为初入门学习书法的教科书:

次言臨書。

宜多觀真跡。

宜多臨碑帖。

手本非所宜臨也。

初入手宜臨龍門造像,同時可臨禮器碑、智永千字文。每日約二百字。  
 
  依真正之方法學書,執筆與運筆一一與俗法相反,正法未熟習,而俗法先遭破壞,故於起初一年中,反為愈見拙劣,甚至悔惱,轉羨他人俗筆之能流暢,然而已不可返。此乃破除我之俗書習慣之當然過程,雖欲作俗書亦不可能,方出佳書也。  
 
  次年臨鄭文公碑,同時臨篆書三公山石闕銘,草書可臨十七帖。
  
 第三年,臨石門銘、石門頌、爨龍顏、張遷碑、蘭亭集序、懷素自序。
 
 第四年,臨石鼓文、鐘鼎文、漢碑各種,淳化閣帖各種,魏碑各種。  
 
 每月臨寫兩百字,臨書宜稍稍大於原寸,臨其筆姿、疏體行間與章法。

(3月读书笔记,未完待续)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