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应台州晚报记者的要求,通过书面采访的形式完成的。去年7月份,在台州图书馆开了一个亲子阅读的交流讲座,准备过一个书面的讲稿。一直没有完整发表过。这次根据记者的约稿要求,由记者稍加整理,成为这篇文字。
正好前几天,在台州电视台也应邀做过一个采访,也是谈亲子阅读的话题,主题就是同一个: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
这篇文章,发表在2013年6月2日的台州晚报上,孩子的班主任徐老师看到了,在教室里读了这篇文章,孩子回家告诉我,一脸的兴奋。
希望有更多的家庭在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的同时,多多关注亲子阅读,通过亲子阅读见证孩子的成长。
《台州晚报》编者按: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对于亲子阅读,有的家长或许意动或许行动过,但是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搁浅。本期分享两位家长的亲子阅读经验,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亲子阅读见证成长
王晓剑,热爱阅读。儿子8岁,4岁时开始亲子阅读。
王晓剑认为,工作再忙,也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多多陪伴,见证成长,而亲子阅读正是培养亲子感情的一个重要手段。
2009年起实践亲子阅读,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
儿子出生后,王晓剑就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对书籍的印象,但是4岁之前,主要是从网上下载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给儿子听,文字的亲子共读很少。
“一直到2009年5月,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一夫’到台州开亲子阅读的讲座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亲子阅读的天地如此广阔。那个时候才真正对亲子阅读感兴趣,并慢慢在上中班的儿子身上开始实践,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王晓剑说。
最初,王晓剑和几个热心家长在幼儿园组织了书友会,并购买了50本绘本放在幼儿园供大家阅读。每个星期儿子会借两本书回家精读一个星期,到下个星期还回去,再借回两本,如此循环往复,坚持了半年时间,基本上把书架上的50本书陆陆续续精读了一遍,父子俩也从此爱上了睡前美妙的亲子阅读时光。
幼儿园的书看完后,王晓剑发现了一个亲子论坛,里面有大量的有声故事书,于是下载了很多。父子俩就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利用将近15分钟的路上时间听故事。但是听故事和自己看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王晓剑按照有声故事书里面提到的出版社,去书店找,尽量把相同出版社的书找来买下,这样可以跟有声故事书很好地配合起来使用。
有了这些丰富的有声故事书资源,除了薄薄的绘本,长篇的名著故事也渐渐进入他们的阅读范围,陆续听完和读完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一本本厚厚的故事书。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订下阅读计划,比如一本200页左右的插图名著,我们会计划在两个星期左右读完,同时把有声故事书听完。不过习惯了绘本的亲子阅读,经常会在读那些文字书的时候,我自己讲着讲着就困得睡着了,害得儿子在一旁大叫:又读错了,爸爸你讲故事越来越差劲了!”
在王晓剑的引导下,儿子爱上了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儿子去自己的书架挑上两本书,晚上听爸爸讲一遍,早上起来,时间尚早的话,儿子会披上睡衣,坐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翻看昨晚讲过的故事。
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
王晓剑理解的亲子阅读不仅仅是阅读。
有些出版读物会附赠配套的有声故事书,听书也是一种乐趣。而一些国外的经典作品,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都已经由同名的书籍改拍成了电影,读完书之后,走进电影院,陪孩子一起欣赏,一起探讨在故事里描写的那些动人的前景,被拍成电影之后是多么生动的画面。看了电影,还能下载电影原声带,一边听着电影里熟悉的音乐,一边和故事相结合。一个故事,可以享受到三种不同的乐趣。
至于阅读的进度,王晓剑的经验是每晚一个故事,15分钟左右。时间太久,孩子容易疲劳,家长也容易疲倦,不利于长期坚持。在给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利用变声,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时候也可以尝试用方言讲述里面的故事,再用手机录下来,回放给孩子听。这样的阅读让孩子有做游戏的感觉,非常快乐,孩子对这个故事就会越来越感兴趣,会要求反反复复地讲和听同一个故事,这就是非常好的阅读的起点。
一般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家长尽量不要急着总结,给孩子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一本书的内容。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对于亲子阅读,王晓剑认为,家长的作用很关键。孩子小的时候,都非常善于模仿。如果家长经常看电视、搓麻将、上网玩游戏,那么孩子自然也会模范。如果家长营造的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在家的空余时间都在看书,家里随处可以看到书,那么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很明显,孩子会觉得书里的世界一定也很有趣,慢慢地就会拿起书本来。
从2009年5月开始正式接触童书的世界,一年时间,王晓剑给儿子买了将近500本童书。遇到节日和儿子生日,他都选择书作为礼物。“可以说,家里的每一个房间,卧室、书房、客房、客厅,甚至是卫生间都有书架,只要是儿子够得到的地方,都会放几本书,这样儿子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在儿子幼儿园毕业的那个暑假,王晓剑把所有属于儿子的藏书叠起来,告诉他:人家大作家是著作等身,而等你上小学的时候,其实你看过的书已经等于你的身高了(当时儿子的身高大概是1.2米左右)。
引导孩子阅读适合的书
一些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等到孩子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比较关注亲子阅读,一旦孩子上了小学,亲子阅读的热情与参与意识就逐渐消失或荡然无存。
王晓剑认为,等孩子阅读的习惯慢慢养成,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之后,家长会慢慢抽离,但并不等于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放任不管。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会受到班级或者同学的影响,选择一些更流行的书籍来阅读,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比如“赛尔号”等,这对孩子阅读经典是非常不利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就书中的话题进行讨论,沟通,会有更多的“共通语言”,也可以在孩子上小学之后,继续通过共读一本书的方式,保持亲子阅读的默契。
文章链接:http://www.taizhou.com.cn/wenhua/2013-06/02/content_1179443.htm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