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虫晓剑游日本之:京都第二日(2017.07.29)
今日关键词:大德寺,金阁寺,龙安寺,建仁寺,十二段家,枯山水,京料理。
昨晚下榻建仁寺门口的京都祗园广场酒店,写游记写到将近12点,早上也同样六点左右就醒来了。洗漱完毕,出去逛逛清晨的京都。
舒国治在《门外汉的京都》一书中言及,京都的清晨最当珍惜,因为日本人不大有一大早至公园打太极拳,练气功,跳广场舞的,于是那些公园、绿地、山麓等空旷公共空间几乎空无一人,可独自一人拥有。果然,清晨六点半当我从所住的祗园广场酒店出来,右拐踏入八阪通后,除了迎面碰到一个带着两条狗出来遛的女人以外,整条祗园老街几乎空无一人,那些深宅小院,如丸山,如鹿六,如圆堂,都仿佛还沉睡在梦乡,只能通过竹篱笆,看看人家的精致庭园,做个不得其门而入的门外汉。
舒国治在书中还说过一句话,意思是整座京都就是一个大公园。当我从八坂神社的五重塔回来,经过酒店门口的建仁寺时,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建仁寺是日本临济宗的大本山,由千光法师荣西禅师开山,整座建仁寺不设门禁,游人可随意穿越,只有方丈、法堂等重要文化财需要登堂入室时才需购票入内。漫步在清晨的建仁寺中,除了一个老者给池塘中的鱼儿喂食之外,整座寺庙除了蝉声一片空灵,有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古寺的清幽。因为建仁寺方丈和枯山水庭园要到十点才能开放,我就在山门外张望张望,拿出舒国治的书摆拍摆拍,做个京都的门外汉也挺好。
回酒店叫醒家人,到附近的便利店罗森选购早餐。罗森便利店就像我们台州的十足,每个重要的路口都有一家,更好的是已经全面接受支付宝付款,直接将日元用人民币来结算。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终于再一次走出国门,造福全世界了。
今天的行程,根据《穷游:京都漫步》的推荐,计划是这样的:游览京都北部区域,一日游推荐先游世界文化遗产的二条城(1.5小时),12路公交车20分钟到大德寺(一休大师曾任主持,入寺免费,游览行程1.5小时),步行6分钟到紫野和久传大德寺店(提供精致的和式菜,可以品尝到京都必吃的荞麦面,也可以选择便当外带),午餐后坐12路公交车,10分钟到金阁寺(京都的代表性寺院,由足利义满修建,门票400日元,参观时间40分钟),步行15分钟到龙安寺(有日本最著名的枯山水石庭,15块石头吸引全世界游客的遐思,门票500日元,游览时间40分钟),再步行15分钟到仁和寺(拥有超高的宗教和皇室地位,入寺免费,御殿500日元,备选景点)。
从祗园广场酒店出发去龙安寺,本来可以在四条京阪前站,坐59路公交车,到鼋安寺前站下车。但是因为要到便利店买早餐,沿着东大路通一直往北走,路边就有一个东山安井的大站,查看了一下路线,到二条城再去龙安寺反而不便了,那就调整下行程,跟着到站的206路公交车,先游大德寺吧!京都的公共交通真贵啊,一趟单程要230日元(小朋友要120日元),好在事先做过攻略,下车的时候跟司机师傅买了三张500元的公交一日券,一天之内可以无限次免费乘坐。但是一家三口坐一天公交车要1500日元,折合成人民币要将近100元,这在我们台州,一般公交车都两元还能刷公交卡打六折,充个50元都能坐一年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贵了。
因为有了公交的一日卡,今天的几个景点游玩起来就轻松多了,我们先坐206路公交车到大德寺站下,游览了龙源院后,出门跳上公交车就到了金阁寺门口,路边吃完午饭,先游金阁寺,再出来转乘59路到龙安寺,结束后再坐59路公交车一站到底返回下榻的酒店,四趟乘下来,500元的一日券早就值回票价了。但是仔细一想,小朋友单程只要120日元,四趟下来也才480日元,看来还是算不过精明的生意人啊!
今天的主题,其实可以用庭园游来形容,或者叫枯山水之旅也不错。第一站,我们在大德寺站下来后,游览的是龙源院,这里有号称京都最小的枯山水庭园“东滴壶”。龙源院其实只是大德寺的一小部分,因此游人罕至,非常清幽,正适合独坐参禅。大德寺(だいとくじ)创建于日本镰仓年间(公元1325年),位于今日本国京都市北区,是洛北最大的寺院,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尤以茶道文化而闻名。大灯国师为开山祖师。后经战乱被焚。著名的一休大师(聪明的一休)经过几十年的漂泊布教后,以80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了大德寺。至今大德寺还保存着一休大师的遗墨。 丰臣秀吉曾在寺内举行织田信长的葬礼。
金阁寺的金阁,每一本介绍京都的书中都会提及,像林文月的《京都一年》,舒国治的《门外汉的京都》,阮义忠的《一步一天地》,都少不了介绍。金光闪闪的金阁名气太大,以至于它的本名鹿苑寺反倒无人提及了。金阁寺的门票也十分独特,在阮义忠的《一步一天地》中就有介绍,去年去过京都的陈双也曾向我推荐过,门票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后来才知道,像这样的朱印,印在朱印本上,其他寺院都要300一张呢!可惜我们是到了下一站的龙安寺,才想起来的,儿子白白错过多收集一次印章的好机会,懊恼了好一会儿。
龙安寺,因为永远看不完整的十五块石头组成的枯山水而闻名,我们事先在缩小的模型中居高临下看到了完整的7+5+3的格局,再来到方丈前坐下来,从不同的角度细数,果然都不能一次穷尽十五块石头,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愧是全世界最富话题的枯山水庭园!龙安寺最初是以迴游庭院而出名,枯山水庭院一直默默无闻,只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女王造访并大加赞赏,才广为人知。在龙安寺碰到的也大多是西方游客,用不同的语言细数着15块石头。盛夏时节,京都满眼都是绿色,特别是这些古寺,被青苔所覆盖,枫叶也还未红,正是赏绿的好时节。
看完了金阁寺和龙安寺,本来按照舒国治在《门外汉的京都》中的建议,是应该回到市区看看不同的风景转换一下心境的,但是回到酒店看天色尚早,还是对阮义忠老师在《一步一天地》中研讨过的建仁寺念念不忘,于是把内人送回酒店后,又带上儿子来寻访一番,没想到,阮义忠老师的推荐果然没错。这座日本临济宗的大本山,虽然枯山水石庭并没有龙安寺这么著名,但是整座建仁寺规模更大,峰回路转间,有看不完的庭园、茶室,方丈内海北友松绘的《竹林七贤图》、《双龙图》,还有被视为国宝的《风神雷神图》,还有法堂中天顶的双龙绘画,让人想起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为了能拍到独坐石庭的照片,我们父子俩在石庭前坐了大半个小时,等游客全部散尽,独享这一份宁静,直到五点钟关门的钟声响起来后才恋恋不舍的穿鞋离开。建仁寺门票只收了我们父子俩500,真是物超所值。
晚上的晚饭,一家人终于取得了一致,到酒店附近花见小路上的十二段家品尝京都最著名的茶泡饭。林文月四十年前写《京都一年》时,下榻的旅馆的房东就是经营十二段家的秋道太太,书中还有林文月在十二段家合影留念的照片。到了门口,发现前面还有至少十人在排队,好在有备而来,只要不用预约,这点时间还是等得起的。点了一份茶泡饭,一份蒲烧鳗鱼饭,一份寿喜烧后,迫不及待开始享用。我不是美食家,因此写不出《鸭川食堂》中每个人吃到美味的京料理时的那份赞叹。不过配菜的豆腐确实美味,渍物、椀物、煮物,也各有特色。我还借助金山词霸,特意请教了店员茶泡饭是如何享用的,原来只是把饭前端上来准备喝的茶水直接倒到米饭中即可。又开阔了眼界。
吃完晚饭,沿着花见小路逛到八坂神社,再提着从超市选购的早餐回酒店休息时,昨晚那弯弯的月亮又出来陪伴我们了。
明天,又将是怎样值得期待的一天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