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天,是台州撤地设市二十周年的日子。二十年前的今天,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台州市(地级)。从此,新台州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作为一名在台州市级机关工作了将近十一年的普通公务员,这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台州发生的点点滴滴,很多都是我所亲身经历的,有些重大事件,也或多或少都参与其中,留下自己的身影。在台州撤地设市二十周年的纪念日,根据台州市社科联陈伟红同学整理的大事记,从将近5万字的篇幅中,删减梳理出属于我个人的大事记,也有将近1.8万余字。这其中,有台州的很多第一次,有台州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历届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作出的重要决策。当然,作为台州600万人民中的一份子,我也在其中穿插了我个人的一些重大事项,如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买房买车等。读者如您,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吗? ——lqpeople,2014年8月22日记
1994年
8月22日 国务院以国函(1994)86号文件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台州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辖玉环、三门、天台、仙居4个县和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温岭市、临海市的行政管理,委托台州市人民政府代管。11月21日,椒江区人民政府成立。29日,路桥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19日,黄岩区人民政府成立。1995年1月10日,召开台州市成立大会。
8月23日 17号台风袭击台州,直接经济损失21.6亿元。
9月2日 台州中心城市规划领导小组建立。
9月15—16日 地委召开扩大会议,部署撤地建市工作,9月16日中共台州市委、市纪委及中共台州市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委建立。
9月28日 台州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营业部投入营业。
10月16日 台州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开工。1997年12月28日,黄岩院桥至温岭大溪通车。1999年1月17日,大溪至乐清湖雾岭隧道竣工,长4146米。2001年12月25日,台州段全线通车。
11月28日 黄岩民航站路桥机场新建民航候机大楼落成。
12月8日 《关于市与区事权划分的原则意见》出台。
12月9日 《台州市城市规划总体纲要》在椒江通过评审。
12月31日 省委、省政府批准《台州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
1995年
1月5日 市级机关22个单位300多人首批搬迁椒江。10日台州市成立大会隆重举行。16日,正式对外办公。
2月7日 《台州市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出台。
3月6—11日 黄岩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会议发生“罢会、罢官、罢选”事件。3月下旬,省委书记办公会议对黄岩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1995年3号《会议纪要》。
5月16日 省政府批准《台州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5月23—2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台州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李成昌为主席。
5月24—29日 台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林希才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福初为市长。
6月23—27日 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椒江召开。选举黄兴国为市委书记。
7月18日 市政府印发《台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体规划》。
9月9日 《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台州市城市中心区详细规划》在椒江通过会审。
9月 台州地区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台州地区志》经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185万字,记事上限不一,下限止于1990年末。
10月26日 黄椒温联合供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12月1日 台州城建工作会议召开,围绕把台州建设成为科工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总目标,明确今后五年城建任务。
12月30日 椒黄路大环线黄岩至路桥段一级公路建成通车。
12月31日 临海市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
1996年
1月8日 台州市首家企业集团——浙江真空设备集团挂牌成立。
1月10日 市委市政府在椒江举行中心区建设开工典礼。
1月16日 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结果揭晓,临海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
3月1日 市委部署开展反对封建迷信、制止非法建造寺观教堂、滥建坟墓专项治理工作。至4月,全市共清理坟墓19654座,占总数42%;清理非法建造寺观教堂1448座,占总数37.8%。
3月5日 椒黄路大环线椒江至路桥段一级公路建成通车(1994年9月21日开工建设)。
4月2日 《台州地区志》在临海举行首发式。
4月 台州中学成为台州市首所省一级重点中学。
5月9日 《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
8月28日 省委决定孙忠焕同志任中共台州市委书记,9月9日到任。黄兴国同志调任省政府秘书长。
9月15日 成为杭州大学的一名中文系学生。
9月18日 全国最大的玻璃艺术馆——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在椒江创建。
10月3日 台州举行“创建文明城市”万人签名活动。
11月2日 台州市加入中国市长协会。
11月11—18日 市委专题研究部署抓市本级,指出要突出抓好市区经济发展、市区城市建设和市区精神文明建设。
11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黄岩为“中国蜜橘之乡”。
12月5日 18时40分,路桥化工塑料市场泰隆(金融)代办点发生抢劫案。泰隆4名职工与4名持刀歹徒英勇搏斗,滕越刚、余烨2人牺牲,张丽芳和郑颖2人受重伤,被抢现金5万元(在杭大食堂收看新闻报道)。
12月18日 玉环漩门二期蓄淡围垦工程动工。
12月16日 市委作出《关于全面开展依法治市的决定》,市政府制定《台州市实施依法治市五年(1996—2000)规划》。
同日 台州市被国务院体改委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1997年
1月1日 台州市数字移动电话对港澳及国际自行漫游开通。
1月10日 市委印发《关于健全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的意见》。
1月12—13日 市委召开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台州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要(1997—2000)》,并形成决议。
1月20日 台州市行政大楼工程奠基。1998年11月竣工验收,12月17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及有关市级机关迁入办公。
2月1日 省重点工程双向四车道上三(上虞至三门)线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天台段(天台城关至白鹤)一期工程竣工通车。
3月24日 投资4000万元,占地150亩的我市首家私立中学——鸿宇中学奠基(后倒闭,校产后卖给母校路桥中学)。
5月12日 台州经济开发区成立。
6月6日 市政府出台扶持我市8家重点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一厂一策”。
6月28日 台州有线电视台开播。
7月8日 《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意见》出台。
8月18日 9时30分,9711号台风在温岭市石塘镇登陆,全市受灾470.3万人,死亡194人,伤千余人,直接经济损失115.55亿元(在椒江十字马路亲眼目睹台风肆虐后的市中心)。
8月24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该报记者沈兴耕采写的《富有实效的探索——台州市发展股份合作制纪实》。
8月28日,椒江大桥接线公路工程破土动工。次年8月19日 椒江大桥建设工程开工。由国家、省、市、区四级共同投资,组建椒江大桥实业有限公司,承担大桥建设、经营、管理。2001年10月18日建成通车。
10月18日 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要求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海塘溪坝。并提出台州海塘建设计划:3年时间建设高标准海塘283.95公里。
同日,台州市第一届运动会开幕。
10月28日 省政府在三门召开标准海塘建设现场会,代省长柴松岳等领导参加。
11月8日 华东最大的果品市场——黄岩柑桔果品市场开业。
11月16日 《台州市港口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
11月18日 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接受朱福初辞去市长职务的请求,任命孙炎彪为副市长、代市长,1998年4月任市长。
11月30—12月2日 市委读书会提出,加快实施三大工程(实力工程、龙头工程、人文工程),加快三大战略性转变,共同为实现台州二次腾飞而努力奋斗。
12月 台州市环线公交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
1月5—6日 市委召开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研究确定1998年实施“三大工程”,加快三大战略性转变(实施实力工程,加快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施龙头工程,加快以分散的小城镇为主体向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格局转变;实施人文工程,加快社会成员从传统的农民和小城镇居民向现代化市民、农民转变)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1月22日 台州市人才市场挂牌。
2月4日 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企业技改、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加强村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等5个政策性文件。
2月8日 浙江水晶电子集团成立,该企业系世界同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企业。
2月24日 市交通工作会议确定构建全市交通基本骨架,即“一纵二横三港四线五连”,实现市区至各县市一小时交通区。
4月1日 市委要求市级机关及广大干部“抓好本级带全市,我为腾飞作贡献”。
4月6—12日 市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一届政协四次会议召开,选举孙炎彪为市长、朱福初为市政协主席。
4月13日 路桥小稠枇杷合作社成立,为国内首家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4月21—22日 市委、市政府推出《推进“二次腾飞”三年实施方案(1998—2000)》。
5月8日 台州市委决定继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在6、7、8月主要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丰富经验的教育,开展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教育,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
7月1日 临海牛头山水库二期供水工程通水。
7月8日 总投资1.41亿元的金清新闸一期排涝工程竣工。
7月12日 台州首家私营企业党委——中国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党委成立。
7月28日 台州市首个异地商会——北京台州商会建立。
8月8日 吉利豪情家用汽车正式投产下线,这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制造的第一批轿车。
8月10日 椒黄路大环线全线贯通。
8月14日 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许可对市人大代表孙炎彪执行刑事拘留和逮捕。
8月21日 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杨仁争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8月25日 《台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发布,次日,我正式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人力社保系统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0月19日 全市殡葬改革动员大会在椒江召开,从12月1日起,市区除海岛和部分深山区外,全面推行遗体火化(12月底,母亲去世,实行火葬)。
11月2日 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的“市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正式实施。
11月4日 台州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在成都举办,同时举行台州——广元经济协作签字仪式。
12月11日 全市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暨实现台州第二次腾飞理论研讨会在椒江召开,出版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腾飞中的台州》。
12月17日 市委、市政府等有关市级机关搬迁到市行政大楼办公。29日,举行行政大楼第一次升国旗仪式。
12月25日 科教兴市的跨世纪工程之一——台州职教城开工。
12月29日 市委第一届十次全会扩大会议提出“高举旗帜勇往直前,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台州带入21世纪”。
12月30日 台州跨世纪发展的标志化工程——台州师专迁建工程开工(爱人的母校)。
1999年
3月23—27日 杨仁争在市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当选为台州市市长。
5月14日 台州第一股——“钱江摩托”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5月22—26日 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在台州举行。
6月15日 “民主恳谈”在温岭松门试行,这被誉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
7月23日 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动员大会在椒江召开。
9月13—14日 市委书记孙忠焕走访台州师专和高教园区强调要加快建设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为新台州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当年九月,爱人从台州师专毕业,成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
9月17日 高教园区建成并举行开学典礼。
9月28日 “沧桑巨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台州市建设成就展览”开展。
9月29日 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10月15日 首届中国日用商品交易会举行。
12月30日 中国千年曙光节(浙江·温岭)在石塘隆重开幕。
2000年
1月1日 温岭市石塘镇喜迎千年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
1月台州市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3月28—31日 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椒江召开,大会提出“台州要实现二次腾飞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大工业、开发大港口、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的总体构想。选举孙忠焕为中共台州市委书记。
5月10—17日 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在椒江召开,选举杨仁争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朱福初为政协台州市主席。
6月19日 国内首家运用股份制模式创建和运行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正式开业(次年,一个中学时代的好朋友到台州中心医院工作至今)。
7月20日 台州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同年,在椒江购买了个人第一套商品住房)。
7月21日 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市本级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7月25日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上市。
7月30日 浙江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通过了台州师专升格为台州学院的评议。
8月18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7月20日,市委、市政府已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意见》。
同月 台州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台州会要》经中华书局出版,所载内容为1991年至1999年台州的重大决策与实践,以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10月9日 台州、丽水2市政府举行行政区域界线勘定签字仪式。至此,台州市与周边市市际陆地行政区域边界的勘界工作基本结束。市际陆地行政区域界线5条,总长585公里。
12月20日 我市“12345”政府热线电话开通。
12月26日 上虞至三门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大田至三门吴岙段正式通车,台州境内高速公路已基本连通。
12月30日 市重点工程椒江江滨公园正式开园。
12月31日 浙江省第二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天台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动工。
2001年
4月22日 省长柴松岳为浙东千里海塘纪念碑揭碑。
4月27日 省委决定杨仁争同志调任中共湖州市委书记。
4月29日 台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任命史久武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5月15日 个人调动工作,从路桥到椒江工作。
5月15日 省政府批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6月18日,台州市委、市政府举行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庆典仪式。
6月26日 新台州大厦、鑫泰广场等14项重点建设项目开工。
7月2日 市人民政府办事大厅和市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正式启动。
7月13日 市政府网站正式开通。
10月17日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与台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和国家网球队(二哥为台州网球事业的普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0月18日 椒江大桥通车。
12月11日 领取结婚证,组建家庭。
12月25日 举全市之力集资建造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通车,结束了台州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12月31日 台州市市民广场开工仪式举行(建成后,成为台州市民最引以为骄傲的台州地标)。
2002年
1月11日 椒江区解放南路发生一起特大刑事案件,两嫌疑犯盗窃100万元巨款逃窜途中撞车,巨款散落在地遭围观群众哄抢。
1月15日 省委决定孙忠焕同志调任省经贸委党组书记。
2月4日 82省道黄岩城区段世纪大道通车,永宁公园开园。
3月11日 省委决定史久武同志任中共台州市委书记,提名为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瞿素芬同志提名为台州市市长候选人。
3月21日 教育部批准在原台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台州学院;12月1日,台州学院举行挂牌庆典仪式。
3月22日 台州市商业银行成立(大哥作为原银座城市信用社的元老,在台州市商业银行工作至今)。
3月27—31日 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史久武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瞿素芬为市长。
4月8日 我市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万人动员大会。
7月3日 史久武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论坛作开讲报告《珍重历史,直面当前,开拓台州思想作风建设新境界》,论坛每月举行一次。
7月15日 台州电信大楼落成启用。
7月 台州府文庙开始修缮。2005年1月9日落成,举行祭祀典礼。
8月9日 台州绿心景区主题公园——台州东方太阳城项目签约。
10月16日 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总投资1.776亿元。2005年4月19日竣工。
10月28日 台州中学举行百年校庆。
10月29日 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开工。
11月8—14日 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史久武作为特邀嘉宾在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节目访谈,主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中共十六大的邱继宝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12月 我市在全国率先试行党代会常任制。
是年 市人民政府首次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
12月 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从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2003年
1月9日 我市召开台州滨海工业新城建设前期工作会议,部署启动滨海工业城建设。
1月25日 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开工。
1月27日 市体育中心体育馆、跳水游泳馆项目开工。
1月28日 市中心大道工程、机场路拓宽工程和路桥滨海大道一期工程开工。
同日 中国第一辆国产跑车──吉利“美人豹”跑车下线。
2月14—15日 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台州调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4月22日 我市召开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部署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
5月9日 台州中心区绿心首期项目东方太阳城开工奠基。
6月28日 2003年首届中国(台州)国际汽车展示会开幕。
7月25日 市委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关于兴起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决定》。
7月26日 自5月以来高温干旱严重,市政府决定本日实施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至10月31日作业10次。
8月15日 我市被长三角城市协调会接纳为成员,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第16个城市。
10月10日 台州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调整市与黄岩区收入分配及事权的决定。
11月15—19日 我市成功举办第二届运动会,标志性建筑——台州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建成使用。
11月25日 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上海与法国欧尚(中国)香港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台州大地上将落户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10月29日 市委、市政府发出〔2003〕8号文件,同意调整市与黄岩区收入分配及事权。维持黄岩区级财政体制,保留县一级事权。
12月13—14日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2003年年会暨首届中国(台州)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在路桥举行。
12月16日 台州市有线数字电视开通。
12月30日 路(桥)泽(国)太(平)一级公路通车。
年底 调入台州市委办公室工作。
是年 市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87平方米,位居全省首位。
2004年
1月8—9日 在全国双拥工作会议上,我市首次被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月26日 仙居县广度乡中央坑村五份头号自然村前古道石壁上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摩崖石刻“越文字”。
3月31日 我市举行市级农村工作指导员欢送仪式,市级机关首批122名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踏上奔赴农村的征程。全市共选派4917名机关干部下到5000多个行政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
5月22日 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开馆仪式举行。
5月26日 省委决定蔡奇同志任中共台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史久武同志调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5月 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教授等为主创的66万字的《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一书出版;7月5日正式发行。至此,“以民营为主导加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在市内外引起广泛注意。
6月7日 温岭市委首开党内民主恳谈会。
6月15日 市委任免干部首次实行票决制。
6月26日 临海市杜桥镇杜前村发生雷击灾害,导致17人死亡,13人受伤。(是日,是我在市委市政府值班室最后一天值班的日子,为处理这个紧急信息忙了一天)。
7月5日 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等著的《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出版,首次提出“台州现象”概念。
7月21日 国务院批准建设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
8月12日 0414号台风“云娜”于20时在温岭市石塘登陆。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全市死110人、重伤16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2.19亿元。是日,我家新买不到一个月的飞度轿车受云娜台风影响,被倒灌的海水浸泡一夜,损失惨重。
8月13日 省委书记习近平、省长吕祖善等分两组来台州,看望和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救灾工作(在新台州编辑部工作,参与相关报道工作)。
8月19日 我市举行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暨邓小平理论与台州现代化建设实践研讨会。
8月27—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我市察看受台风袭击的临海市杜桥镇推船沟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的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温总理还调研了我市民营企业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情况。省委书记习近平、省长吕祖善等陪同。
11月10日 省委决定张鸿铭同志任中共台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瞿素芬同志调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
11月23日 台州市新台商研究会成立大会召开。洪显周被选举为会长。
12月2日 浙大研究生院和研究院正式落户台州。
12月3日 市第一次南北协作大会在仙居县举行,标志着我市南北协作工程正式启动。
10月12日 我市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会议要求,我市要力争2005年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建成省级园林城市,2006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2007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提了十年的口号,在十年后的2014年才即将成为现实)。
12月23日 庆祝台州撤地建市10周年大会召开。
2005年
1月3日 儿子王铭基出生。
1月9日 台州府文庙修缮落成及祭礼典礼举行。
1月18日 解放一江山岛50周年纪念大会在我市椒江区隆重举行。是日,我在“新台州编辑部”工作,全程参与报道工作。
3月9日 台州市滨海工业区块建设启动,破土开工。
3月16日 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工程破土动工。
3月24日 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建设正式启动。
4月22—27日 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召开,陈子敬当选政协主席。
4月29日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台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试行)、台州市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试行)》《2005年县市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
5月18日 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布,台州乱弹、临海词调、黄岩翻簧竹雕等3项入选。
9月16日 中共星星集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出决议,在企业中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此举在全国非公企业中属首例。
10月12日 以台州为主题及场景的反映改革开放26年电视连续剧《海之门》,在临海开机拍摄。
10月19日 新建台州学院椒江校区落成并举行开学典礼。
10月25日 首届中国(台州)网络音乐节隆重开幕。
10月27日 甬台温铁路开工建设大会在我市举行,省委书记习近平、省长吕祖善、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等出席。是日,我在新台州编辑部工作,全程参与了开工仪式的报道工作。
11月5日 台州5家民企入选中国制造业民企品牌竞争力50强。这5家企业是:飞跃集团有限公司、宝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星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吉利集团有限公司。
11月24—25日 首届台州商人大会活动相继进行。是日,我在新台州编辑部工作,全程参与了开工仪式的报道工作。
11月27—28日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同志视察台州。先后视察路桥区方林村、飞跃集团,参观了天台国清寺。
12月24日 我市举行纪念大陈岛垦荒50周年大会。
12月3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在全国首创并在全市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
2006年
1月1日 我市按国家规定停征农业税。
1月20日 台州乱弹、临海黄沙狮子、仙居花灯、天台济公传说、天台山干漆夹苎工艺等5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2月16日 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度台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3元,列第二位,仅次于上海市。
2月20日 我从新台州编辑部转岗到信息处工作。
2月24日 乐购TESCO购物广场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世界500强之一的乐购TESCO购物广场正式落户我市。
同日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每年7月10日为台州防台风日。
3月20日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6年)》发布,台州市产业化竞争力进入全国前20位。
3月28日 台州市文化艺术中心落成启用典礼举行。
3月31日 玉环漩门三期围垦工程开工。
5月25日 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大力实施一体化战略,构建市区繁荣、城乡一体、区城协调的现代化大台州。
8月15日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开业。
同日 以台州改革开放和发展为背景的电影《海之门》首播新闻发布会举行。
8月17日 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授牌大会在北京举行。台州等全国8个城市成为我国首批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8月18日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开业。
8月29—30日 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现场会在台州召开。省委书记习近平出席,并视察了大陈岛。
同日 市公安局规定县市区公安局所辖派出所以社区、村居为单位,每月6日组织开展“警民恳谈”活动。
9月15日 《福布斯》中文版公布“2006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台州市列第20位。
9月26日 临海市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9月29日 院桥——路桥一级公路正式通车。
10月15—23日 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我市举行,省长吕祖善出席开幕式。(我在信息处工作,参与处理相关舆情信息)。
11月开始《台州一体化战略报告》等“台州现象研究丛书”一套6册陆续出版。
12月3日 温岭泽国镇发生重大火灾,死9人。(我在信息处工作,参与处理相关舆情信息)。
12月28日 台金高速公路台州至仙居段建成通车。
12月29日 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台州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7年
1月12日 市三届三次党代会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构建和谐台州的决定》。
1月24日 省委决定蔡奇同志调任中共杭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省委同时研究决定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同志主持市委工作。
2月4日 凌晨,黄岩区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造成死亡17人、受伤6人。是日,我在信息处工作,第一时间从仙居赶到黄岩火灾现场,参与紧急信息处理。
2月28日 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转正,并上报教育部备案审批;4月20日,学院通过教育部的审批性备案,学院摘筹转正。
3月8日 省委决定张鸿铭同志任中共台州市委书记。
5月19日 零时起,我市电话号码正式升至8位,即在原有号码前加拨“8”。
5月28日 省委决定陈铁雄同志任台州市委副书记,提名为台州市市长候选人;提议张鸿铭同志不再担任台州市市长职务。
6月7日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任命陈铁雄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6月8日 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又好又快发展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
9月12日 台州数字电视全面开通。
10月3日 电视剧《海之门》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奖,这是台州影视作品所获的国家最高奖项。
10月10日 诸永高速公路括苍山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双洞全长15800米,单洞最长7930米,是华东地区高速公路第一长大隧道。
10月15—21日 张鸿铭、黄志平、蒋承勇等3位十七大代表赴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1月6日 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我市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11月27—29日 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陈铁雄同志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选举产生我市出席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2名。
12月5日 白云学校校园落成。白云学校是由市政府全额投资的第一所公办学校。
12月29日 三门核电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2008年
1月8—9 日 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实施“三个台州”战略,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决定》的决议。
1月20日 我市荣获“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影响力城市”“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城市”荣誉称号。
1月 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台州古韵(上、下)——人文胜迹概览》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2月18—19 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我市临海、三门等地就改善民生问题进行考察调研。
3月5—18日 陈铁雄、薛少仙、陈海啸、邱继宝、林燚、方中华、任美琴等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3月31日 我市荣获2007年度“平安浙江”建设先进市称号。
5月8 日 中共台州市委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全会专题研究了民生工作,通过了《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
5月17日 奥运圣火从温州传递至绍兴途经台州。
5月30日 市政府提出《关于加快台州市区公交发展的意见》。
6月7日 温岭大奏鼓、临海词调、黄岩翻簧竹雕、仙居彩石镶嵌、仙居九狮图等5 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月3 日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杭州分行挂牌成立,成为我市首家进驻杭州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8月25—27日 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一行来我市考察大石化项目。
9月3—7日 市长陈铁雄等率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川广元开展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工作。
11月3日 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当年,购买个人第二套住房,受政策调控影响,第二套房贷利息上浮)
11月5日 台州市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暨大型歌咏晚会举行。
11月10—18日 张鸿铭、陈铁雄率市党政代表团赴河北省、天津市、广东省学习考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
12月1日 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研究台州工作。
12月5日 台州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改革20周年大会召开。
12月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等参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台州模式”研究成果发布会暨房宁主编的《草根经济与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同发展的台州模式研究》首发式,首次提出“台州模式”概念。
12月30日 椒江二桥开工建设。(历时5年7个月,到2014年8月1日正式通车)
2009年
1月6—7 日 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三届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大会作出 《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
1月8 日 台州汽车客运总站开工。
3月25日 台州中心大道正式通车(此后,往来家乡路桥多了一套便捷通道)。
3月27—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来我市调研中小企业发展。
4月2 日 省委决定:张鸿铭同志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陈铁雄主持台州市委工作。
4月8—11日 全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作出批示。
4月19日 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开工仪式举行。三门核电是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美能源合作建设的最大项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出席。
4月30日 全市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
5月13日 省委决定:陈铁雄同志任中共台州市委书记。
5月15日 我市举行首届“5.15台州慈善公益日”活动。
7月7日 台州港大麦屿港区举行对台海上客运直航首航仪式。
7月20日 市委召开三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决定》。
7月22日 台州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在市委党校成立,同时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台州基地授牌。
8月16—19日 陈铁雄率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就沿海产业带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进行考察学习。
8月21日 全市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沿海产业带是台州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9月11日 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任命吴蔚荣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接受陈铁雄辞去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
9月27日 《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的意见》出台。
9月28日 晚举行台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会暨文艺晚会。
同日 甬台温铁路通客车(当天,带上儿子,第一次在台州乘坐动车,从台州至宁波)。
10月29日 全市沿海产业带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沿海开发是台州科学发展的首要战略。
11月3日 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审会召开。
11月30日 台州中心港区(临海)疏港公路开建。
12月29日 玉环县从黄岩长潭水库引水工程全面竣工,60万玉环居民告别缺水日子。
同日 市科技馆、市博物馆(至今尚未开馆)和规划展示馆(已开馆)、104国道路桥桐屿至温岭泽国改建工程开工(已通车),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揭牌。
2010年
1月4日 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首发。
1月7日 市三届七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四大战略”(沿海开发、自主创新、城市群构建、民生优先);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月16日 台州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吴蔚荣当选为台州市市长。
2月8日 台州市首个、省内第二个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椒江开通。
2月18日 天台县三合镇下路王村5名孩子掉入龙珠潭水库下游鱼塘蓄水池内溺水身亡(在信息处工作,参与紧急信息处理)。
3月28日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正式收购沃尔沃;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4月26日 吉奥与广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开创了国内汽车行业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先河。
4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李京洲等25人复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大陈岛正朝‘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相信今后的发展会更好。”
4月30日 台州市首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启动。台州图书大厦、市图书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将投入营运。
5月20日 全国首个县级旅游日——天台山旅游日。天台山所有景区对国内旅客免费开放。
5月 我市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
7月3日 浙江台州大麦屿港至台湾基隆港“中远之星”轮定期航班开通,每周开通定期航班。
7月22日 途经仙居的诸(暨)永(嘉)高速公路通车。
8月2日 市委三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建设“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生态台州。
8月 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的《台州市志》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250万字,上溯史事发端,下限至2006年。
9月28日 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一期(隧洞)、台州大道二期通车三期工程、三山北涂围垦区块“一纵两横”道路路基工程开工。
11月2日 天台山佛道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
11月18日 市政府、临海市政府、省交通集团三方在杭州正式签约,共同合作开发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
11月24日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新36条”,加快我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出台。
同日 玉环县漩门三期工程龙口顺利合龙。
12月17日 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12月27日 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台州市图书馆开馆(成为当天首批办理借书证的读者)。
2011年
1月5—6日 市三届八次党代会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制定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月16日 首届全国乡风文明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黄岩区创建农民学习会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在信息处工作,参与相关典型经验信息的收集上报)。
1月21日 国家一级渔港——金清渔港工程开工。
1月27日 矗立在椒江白云山上的白云阁落成开阁。
2月17日 国家发改委批准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三湾大桥及接线项目(甬台温沿海高速公路)立项。
3月25日 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成立。
4月28日 叶文玲文学馆在台州图书馆开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等出席(作为市直机关文学协会的一份子和文学爱好者,参加开馆仪式)。
4月17日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绿心生态区保护与开发的决议》。
5月6日 《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公布。
5月18日 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我市常住人口为596.88万人,在全省位居第四。
6月7日 全省首个网上公安局在我市正式开通。
6月28日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成立。
6月 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共普查文物点7961处,新发现3088处。
7月18日 市委三届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同日 台州铁路南站货运开通。
8月25日 《关于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印发,家庭购房条件、套数限制、住房情况审查等方面有了新规,并自9月1日起实施。
9月9日 温岭市横峰街道石刺头村的鑫卓鞋业有限公司一临时厂房发生火灾,烧及前面民房,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在信息处工作,参与相关信息的处理)。
9月 坎门花龙、章氏骨伤疗法、石塘七夕习俗等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全市国家级“非遗”总数达13个。
10月6日 路桥区路泽太一级公路发生一起7死一伤的交通事故(参与信息处理)。
10月9日 台州港临海(头门)港区疏港公路跨海大桥工程开工建设。
同日 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通车,结束椒江没高速的历史。
10月11日 “两岸三地”佛教天台宗交流大会开幕式暨“国运昌盛、人民安康”祈福法会在国清讲寺隆重举行(到天台国清寺参加相关活动)。
10月27日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在我市考察企业和金融机构,重点就金融创新发展问题进行调研。
11月25日 市委三届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
12月12日 乐清湾大桥动工仪式在玉环县启动,标志着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工程台州段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12月31日 外沙、岩头和三山区块的33家医化企业全部签订《转型升级协议》,23个主要恶臭项目退出生产。
同日 《台州城市群规划》在杭州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期限设定为2010年到2030年。
2012年
1月9日 市综合福利中心大楼工程奠基。
4月2日 台州铁路货运从路桥开跑国内业务。
4月24日 《台州文献丛书》编撰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暨《台州文献丛书》编撰工作启动。
5月17日 第三次环境保护大会提出,把生态作为生产力来培育,把生态环境当作投资环境来保护,努力开创环保事业和生态市建设新局面。
5月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台州调研基层党建工作,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省委书记赵洪祝等陪同。
6月15日 台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启用(此后成为儿子课外兴趣班的好去处)。
6月 临海被评为中国宜居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荣登“中国宜居城市榜”的县级城市。
7月27日 台州公交卡与绍兴、宁波、湖州、上海、常熟、兰州、白银等城市实现互联互通。
8月9—10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来我市检查调研和慰问受灾群众及在一线抗台救灾的基层干部。
8月15日 全市扶贫开发大会提出,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 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9月13日 台州市区水环境整治推进会暨“截污大会战”动员大会召开。
10月19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区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加快市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12月26日 植物雕塑园开工。
12月27日 市区内环快速路关键节点举行开工仪式。
12月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辑的《丹丘遗韵——台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粹丛书(两册)》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2013年
1月9日 市四届二次党代会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2月6日 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台州市绿心省级旅游度假区。
2月16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来台州开展“深化双服务、助推开门红”活动,并走访调研省重点建设项目椒江二桥及接线工程。
2月17日 台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启用。
2月23日凌晨 温岭市泽国镇牧屿管理区牧西村牧屿里小区三间六层民房发生火灾,造成8人当场死亡(在信息处工作,参与相关紧急信息的处理)。
3月4日 据“2012浙江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2年年末,我市常住人口突破600万,达600.5万人,居全省第四位。
3月12日 市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决定:陈铁雄同志任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吴蔚荣同志任中共台州市委书记;张兵同志提名为台州市市长候选人。
3月21日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任命张兵为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5月6日 全市“三改一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5月8—9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来台州调研指出,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
5月28日 从信息处换岗到秘书二处工作
5月29日 全市“多城同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到秘书二处工作,参与的第一个大型会议,此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都有我忙碌的身影)。
8月9日 位于台州市商贸核心区的银泰城开工,项目总用地面积1278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及配套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综合体。
9月3日 《关于加强创新驱动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在秘书二处,参与很多此类事关台州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的办文工作)。
9月4日 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中心镇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努力构建山海秀丽、生态宜居、天蓝水清的家园。
9月5日 全市工业发展大会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工业强市。
10月14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服务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印发。
10月15日 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召开。
10月31日 《关于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11月21日 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11月29日 《关于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
11月 《台州文献丛书》甲、乙两集(共9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获赠一套)。
12月2日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召开,公车改革启动。
12月9日 台州市椒江区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开工。工程总投资25.7亿元,为我市有史以来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
12月11日 市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
12月16日 《关于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
12月20日 天台籍陈十一、彭平安当选中科院院士。迄今,台州籍“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达2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7人,工程院院士5人。
12月27日 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努力把台州打造成“中国绿色药都”。
12月28日 刚泰国际中心举行开工典礼。该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5亿元,设计楼高300米,为目前为止台州第一高楼。
12月30日 台州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成立。
2014年
1月2日 台州农民学院成立。
1月6日 中国作家书画院浙江分院台州成立(作为书画爱好者,参观开幕展)。
1月10日 “五水共治”捐款仪式举行
1月14日 位于温岭市城北街道杨家渭村的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7间三层厂房发生火灾,共造成16人死亡(参与善后处置相关工作)。
1月22日 “五水共治”11个重点治水项目集中开工。台州经济开发区高闸浦综合整治工程启动。
2月10日 《关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出台。
2月11日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会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精神,自觉抓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参与大会的筹备和会务工作)。
2月17日 全市 “五水共治”誓师大会暨“垃圾河”歼灭月活动部署会召开。
3月13日 台州经开万达广场举行奠基典礼。项目总投资约4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由大型购物中心、室外步行街、高档住宅、公寓等业态组成,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文化、居住多功能为一体。
3月25日 台州市浙商回归项目集中开工暨中山台州商会回归园奠基仪式在椒江十塘三期工业园区举行(参与活动的前期踏勘和会务工作)。
3月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批准台州创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4月15日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履行责任立说立行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实。
4月23日 市委举行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台州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4月30日 市级各部门梳理出常用行政权力清单1679项,网上征求公众意见。
同日 三门县浙江爱力浦泵业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为我市首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
5月24—25日 中央巡回督导组来我市检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约谈市委常委(参与接待工作)。
同日 浙江佛学院(筹)天台宗佛学院在天台县万年禅寺举行揭牌暨教学楼奠基典礼。
6月6日 台州银行中央商务区总行新大楼启用,成为首家进驻中央商务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哥出任总行营业部总经理)。
6月10日 总投资3.7亿元的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对台直航客滚码头工程正式启用。
6月21日 中国北车供应商大会暨北车台州产业园推介会在我市召开,40余家北车配套供应商参会。
6月24日 台州中心港区头门港跨海大桥全线贯通。
6月25日 以“五水共治”为主题,台州广播电视总台首次开展融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和手机(微信)“六位”一体的大型“全媒体问政”直播。
6月25—26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来我市玉环、温岭、天台专题调研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参与全程接待工作)。
备注:黑体字是个人在台州20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小小身影。